國小的時候每生一個年級就必須寫一次這個標題的文章

記得小時候我每年的志願都不一樣

從小想當的職業,老師、工人、郵差、總統、...到五年級寫了資訊工程師

印象會如此深刻是因為,當我寫完這個志願後,老師請全班同學一一上台朗讀自己的文章

而當我說到我的志願時,同是當時一起在補習班學習電腦的同學,很吐槽的說你憑什麼當資訊工程師?

或許與有部分因素使得我現在就讀資訊工程系

但實質上一切都有點天註定吧

記得國中時大概國一國二的時候,已經做好計畫,在國中以前都是義務教育,而且都是普通科

很少會有職業類別之分,除非有些是問題學生,或者天生資質就不是讀書、或不想讀書的同學,會紛紛轉到體育班或者其他技能班之外

都是到了高中職才開始有名先差別,當初的我就看準了三條路,一外語、二商業、三電子資訊,國三那年考完了基測

第一次的成績居中,也使得我很難抉擇,是否要推徵?

當初我們是第二屆基測的學生,老實說我們都知道我們只是白老鼠

沒有過多的參考分數可以知道能不能推上那所理想的學校

那一所學校就是台南有名的台南高商,原則上是一所幾近女校,男生少之又少

而當時因為成績未達標準而沒法考上理想的第一志願

所以只好在考慮考第二階段的登記分發

成績有比第一次成績多了12分,可是只能登記分發,就少了很多機會了

 最後坐落於從未想過的玉井工商,說來也很機緣,那時候我媽就限制我,私立不用想、曾文農工不能讀(台語諧音專門兩光)、北門農工也不行(台語諧音霸面兩光,意近肯定兩光),而我自己不想讀高中那種普通科的制式教育,所以我只選擇高職的機會,又想逃離家中的束縛,所以最後選擇了老媽娘家玉井的工商,但聽說玉井工商最好的是電子科而非商科,當初排志願時,電子科在最前面緊接著是綜合高中再來才是商經科,而分發時我在電子科就入選了

所以也就造就我之後走進電子資訊的路

這只是起源,而非結束,在外求學,想要有個好成就傳回故鄉,儘管當時課業壓力、打工壓力、還得擔任幹部,在許多壓力之下挺過了三年的時間,在眾多的磨練之下,累積很多經驗,在畢業之後我便又繼續了升學統測的路

又考了一個尷尬的成績居中@@

國立考得上卻只是後段,私立肯定能上頂尖學校,只是負擔不起

最後我選擇了推徵遙遠的國立科大

也就是現在就讀的澎湖科大,當初很多人得知之後,不解的問我為什麼台灣那麼多所大學,你要捨近求遠呢?

答案很簡單,是一種逃避也是一種挑戰,我不想鎖在台灣,響到其他的地方卻體驗風俗民情,而且澎湖如果不是因為讀書

我還真的不太有機會可以來,而且他是國立學校,對於升學的壓力也不會太大(金錢),但當初做此決定是父母都抱持著懷疑及反對的態度

直到我請當初的科主任幫忙說服,老媽最後還是答應了我的想法,老爸一直以來不太管我們升學的事,他也很少有啥意見

就算有也只有跟我媽抱怨一下也不會干涉我們做的決定(除為非作歹之外)

但到了現在我才發現我的志願跟我想要挑戰冒險的心態一樣,喜善變、喜體驗、喜挑戰,最後我想我的志願最好的應該是去做外景節目主持人吧

第一可以體驗很多不同工作的人的生活、不同族群的風俗民情、不同生活環境的挑戰、;

第二可以離開自己的生長環境到處去遊覽,去體驗,我想走過許多地方的人才懂得自己擁有什麼,因為習慣會成自然,因為太習慣身邊所有的一切,就覺得他沒那麼特殊了,如果看完了其他國家的生活環境及體驗就更懂得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

第三可以實現將台灣的美或展將台灣推廣出去,而且可以體驗這些事情又是自己的工作,把興趣及工作結合是很多人一輩子的夢想,很多人為了生存而工作,卻非自己的興趣或規劃

 

很多事情都無法照我們的計畫走,我寫了很多志願,是因為經歷過或者體驗過類似的或者看過之後引起羨慕,而想要以此作為職業

小時候想當工人,是因為跟朋友們,在沙堆土堆裡玩小橋流水的遊戲,而興起了想當建築工人的異想

當老師,是小時候當小老師時享受那種可以教會別人的成就感

而還有很多職業例如郵差,是看到郵差送信覺得很有趣可以到處去,想當司機也是~

我想我的個性裡有一種不受拘束的因子吧!老是想要到處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urplemaple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